当前位置:518建筑网建筑技术建筑文化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的审美文化分析 -- 正文

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的审美文化分析

[12-01 19:54:50]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建筑文化   阅读:9292

        泉州是闽南地区宗族制度发育极为典型的区域,宗族制度相依托的物质载体———祠堂建筑———也在宗族文化的迅猛发展下蓬勃兴建。泉州回族是海上经商的阿拉伯穆斯林的后裔,信奉伊斯兰教。据厦门大学陈国强教授考证:“陈埭回族是泉州回族的一部分,他们是由中亚的阿拉伯穆斯林,从宋、元时代由苏州、杭州来到泉州市,在泉州居住几代后,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才融合成为回族。”[1]由于大多数人长期与汉族杂居共处,特别是与汉族的通婚,汇入了不少汉族血缘成分。后裔也逐渐学会汉语,接受汉族儒家思想,提倡讲求儒家经典,尊崇忠孝仁爱等伦理观念。因此,泉州回族出现了为祭礼祖先而仿照汉俗———创修族谱,修建祠堂。这就是回族祠堂建筑产生的主要因素。(参考《www.jianzhu518.com》

        “建筑,是一种以一定物质材料与结构建造,与一定自然环境相结合,使一定社会人生内容抽象性地展现于空间,具有实用、认知、审美,有时兼有崇拜诸种社会功能,一般地渗融着艺术等人文因素的科学技术。”[2]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由于受回族形成历史特殊性、宗教信仰、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打破了一元格局,体现了汉族和回族文化的融汇,具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成分,深刻体现了回族的艺术观、人生现、价值观、审美观,可以说它是泉州回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形象体现。

        一、血缘文化使泉州回族祠堂建筑更富人情味

        “宗族观念在民间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居住的房子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宗族成员的房屋村社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栖身之所,另一方面,它也表达了人们的审美观,强化了血缘观念。”[3]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作为宗族观念集中体现的祠堂并不是一般的建筑,而是作为民族活动的空间场所而存在的。在这里人们通过家规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固定的祭祀活动纪念共同的祖先,作为一个民族活动的场所,它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祠堂作为家族的中心,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加强了族亲之间的联系,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泉州社会发展的轨迹,不但与中原社会一样保持着浓浓的血缘亲情,而且还表现出特殊地区的特殊性。泉州社会是一个移民社会,大部分的民系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回族则是由阿拉伯穆斯林与汉族及其他民族通婚,融合形成。在生活变迁过程中与外民族交往过程中,对共同祖先的纪念和文化的保留和发扬,回族祠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他们的心中,思亲念祖的感情始终非常强烈,木本水源的观念不断加深,“立名节,敦实学,笃其志,励子孙”,不忘其本的意识很强,始终保持着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泉州回族向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移居。这种思亲念祖的感情又加深一层,一直持续至今。对于回族而言,在各个历史时期既有顺利生存的社会条件,又有遇被迫害的艰难逆境,促使民族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并使其凝聚力、向心力为之增强。

        二、地域文化使泉州回族祠堂建筑呈现出堂皇古雅、静谧肃穆的审美特征

        中国幅员辽阔,从地理上可分成各个不同的区域,即地域。而这些不同的区域,由于其地质、地理、水文、气候等自然因素,哲学思想、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等社会因素和物质实体如建筑的不同,大多会在中国主流文化的基础上,又将其进行衍变和发展而产生出各种不同的亚文化,也就是地域文化。而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也将显示出不同的地域特征。

        闽文化是从闽越国开始发展形成的,其主流文化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体现儒家文化的传统思想。中原文化经大量移民的途径传播到闽地以后,在一个面向海洋的环境里,经历了不断的融合、碰撞,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性的文化特征。泉州回族祠堂建筑无论是建筑特征、造型风格、结构类型、空间组合、使用材料等各方面都受到闽南地域的影响。在祠堂建筑的整体设计中,由于闽南地区多雨,屋顶采用坡顶形式,室内用红砖铺地。在空间划分上以回廊连通室内外空间,充分考虑防热和组织自然通风的要求。物质材料选择上,就地取材。建筑物外墙采用红砖彻筑,砖石结合。在建筑的装饰上,有木雕、石雕、砖雕、灰雕、漆雕、瓷雕等多种工艺。油漆颜色浓烈,如大红、大绿、大黑、大白,忌讳灰暗。祠堂建筑色彩浓烈,十分鲜艳亮丽,追求一种堂皇古雅、肃穆大方的审美风格。

        三、宗教性文化使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独具审美内蕴

        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汉文化)的猛烈碰撞中,不断吸收汉文化的积极因素,完成了其中国化的过程,从此扎根中国,对我国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使之具有了一种宗教与世俗二合一的特征。其中,宗教即伊斯兰教,主要代表着一种外来的结构因素;世俗则指其社会中所有非宗教性的东西,在相当程度上主要代表着一种中国本土的结构因素。这种宗教与世俗二合一的特征鲜明地体现着我国回族独有的特性。泉州回族一方面坚持了伊斯兰教的根本信仰和《古兰经》、《圣训》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回族新的民族文化。回族祠堂建筑不仅贯穿了伊斯兰教文化内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内容与风格,反映了回族祠堂建筑独特的审美内蕴。

        (一)伊斯兰教

        就泉州回族的特殊情况而言,笔者认为伊斯兰教的因素和影响对其成起着主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伊斯兰教信仰的核心是绝对的一神论,穆斯林信奉的“安拉”是“造物之主不可以形迹求,若拟之像则类物,殆亦渎矣”;对穆斯林必须履行的“天命”,即对唯一真主安拉的顺从。神是唯一的创造者是它的主要信念。由于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反对把具象化的生命体作为礼拜的对象来描绘,因此以几何图形为基础的抽象化曲线纹样,就成了伊斯兰装饰艺术的突出特征。在回族祠堂建筑中大量使用几何纹、植物纹、文字纹等装饰纹样,蕴含着特殊的宗教寓意,并充满着浓郁的幻想情调和浪漫色彩。例如泉州市丁氏祠堂建筑门楣上方的木雕以及廊心墙的石雕有阿拉伯文组字装饰,特别是镶于正门门楣上方中央用阿拉伯文字组绘而成的鸟形图案木雕,传说是伊斯兰教“祈求真主赐予吉祥与安宁”的“吉祥鸟”。同时祠堂“回”字形建筑布局被象征为四个方向的水渠,代表《古兰经》中自天堂流出的水、乳、酒、蜜四条河;从四个方向的水渠流回到中心源泉,象征着来自宇宙四个角隅的能量又返回这个中心。这些都蕴涵着深邃的伊斯兰文化,是伊斯兰文化最直接的体现。

        (二)道教

        泉州回族祠堂建筑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体状形貌,而是通过建筑整体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而取胜。复杂的群体结构,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充分体现了老子“游心于物之初”从整体上、根本上把握事物和认识美的思想,从全方位审美的特质。如丁氏回族祠堂建筑在装饰图案上,多处采用日月星云、山水岩石以寓意光明普照、坚固永生;用灵芝、大象、狮、麒麟和龙凤等图案象征友情、长生、辟邪和祥瑞,鲜明地反映了道教追求吉祥如意、延年益寿和羽化登仙的思想。

        (三)儒学

        泉州回族与汉族的长期混居,汉族的主体文化、儒家文化必然对其产生了深刻影响。祠堂建筑的出现说明他们不仅接受了祖先崇拜这样一种传统伊斯兰教所没有的观念和行为,而且充分反映了他们与汉族依靠祖先崇拜来加强和维系宗族共同体的封建宗法家族意识是一脉相承的。祠堂首先是为了满足祭礼祖先的实用需要,体现其实用价值,但同时也是对供奉列祖列宗的崇拜,表现人们内心深处对伦理孝道的热衷。如在丁氏回族祠堂建筑中,祠堂是回族群落中最明显的标志。建筑从整体上看,以祠堂中心点,周围布满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回族民居建筑。民居与祠堂之间存在着一种稳定的关联性、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回族身在其中感到生活实用需求和主观心理的满足以及共同的民族审美需求的实现。[4]

        四、泉州回族祠堂建筑中的汉化影响和文化多元性的保存

        泉州是福建省回族的主要聚居区之一。回族民众与汉族民众的世代相处中,不断吸收汉文化的积极因素,促使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形成回族新的民族文化。新的民族文化不断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被同化,而是应该在保持伊斯兰文化宗教特质的前提下使这种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有特色、有个性的部分。回族祠堂的建筑装饰艺术秉承阿拉伯书法及汉文书法艺术,将阿拉伯文化中抽象的几何纹、文字纹、植物纹和中国传统的亭台楼阁的雕刻艺术应用于祠堂建筑装饰当中,充分体现了审美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标签: 泉州  建筑  回族   建筑文化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