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12-01 19:55:00]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建筑文化 阅读:9701次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目前土木工程的发展情况来看,无论是在结构设计的理论方法上,还是在结构力学的分析当中,都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土木工程还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因此,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必要的。(参考《www.jianzhu518.com》)
一、建筑工业化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建筑一直都是由手工建造完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此时建筑机械化也随之得到深入发展,但手工操作还是施工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工业化是我国未来建筑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主要趋势。而要想实现建筑工业化,就必须充分了解建筑产品所具有的多样化问题,然后再据此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同时建立一套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管理体系,并做到区域化和专业化。此外,还可以适当运用新材料和新工艺,以确保建筑质量。
二、新能源和能源多极化
目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寻找新能源已成为人类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而与此同时,人们对土木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就目前来看,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的需求,在土木工程方面更是如此。而土木工程往往事关民生大计,因此,应不断寻找新能源和实现能源多极化,以推动土木工程的发展来满足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同时使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不仅具有密实度强、强度高、不离析、韧性好和可以长期保存等优点,而且还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其基本特性。但是,在开发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时,要注意采用对人类和环境没有危害的配合材料和工艺,以实现混凝土的可持续发展。如,使用外加剂时,要先对水泥的替代情况进行研究,然后再确定可以替代的外加剂,从而达到提高混凝土基本性能的目的;又如,采用C40 以上高强度混凝土的预制构件(预应力钢绞线空心板),可实现大跨度楼面、屋面的特定荷载及抗震要求。一般而言,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愈高,其抗磨性能就愈好,而低水灰比的高强混凝土相对较为耐磨,表面混凝土致密是提高其耐磨性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土木工程中适当发展和应用高性能混凝土,以提高建筑质量。
四、钢骨混凝土及钢结构的发展
现今,土木工程已不仅仅是狭义的砖瓦、砂石、混凝土结构,而是向多元化、多性能、多范畴的建筑结构材料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建筑品位的提升,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体系越来越多,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物理特性已满足不了超高层及大框架结构的力学性能,取而代之的是钢骨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在可控变形及强度方面表现出力学性能的优势,且构件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及预拼装满足了结构构件连接的精度要求,体系化的安装提高了施工速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标准化工业厂房、大跨度空间结构、超高层公共建筑以及桥梁等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采用钢结构满足其建筑及结构要求。因此,从结构自身力学性能的优势及钢材作为可再利用资源的优势来讲,钢结构的建筑体系必将获得更大、更广的发展空间。
五、防震与减灾
随着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建筑的不断兴起,人们对建筑结构防震减灾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长远发展来看,地震荷载必然成为建筑物结构设计中必须重视的、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但国内1976 年以前建造的建筑物几乎没有考虑抗震设防,早期的抗震规范也只规定了地震基本裂度7 度以上地震区的设防。一次性拆除所有老建筑是不现实的。为了使老建筑满足相应的防震抗震要求,可按照现行抗震规范对其进行抗震和耐久性加固。
六、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岩土锚固是通过埋设在地层中的锚杆,将结构物与地层紧紧地连在一起,依赖锚杆与周围地层的抗剪强度来传递结构物的拉力或使地层自身得到加固,从而增强被加固岩土体的强度,改善岩土体的应力状态,保持结构物和岩土体的稳定性,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目的。在设计理论方面,岩土锚固技术的应用更注重岩土的稳定性、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在施工方面,新工艺、新机具已开始在某些工程中崭露头角。如今,岩土锚固技术已经在许多土木工程中得到了运用,锚杆锚固机制的相关研究也已成为土木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目前岩土锚固技术的技术标准主要还是经验性的,在设计和施工中存在许多盲区,因而这一技术还需要不断完善。
七、结论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理论研究、设计和施工还处于发展阶段。今后,不仅要加强对新型建筑材料和新型技术手段的研究,还要通过今后相应研究使土木工程的施工工艺实现更大突破,将土木工程的技术和理论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来源: 《www.jianzhu518.com》.
标签: 土木工程 建筑文化,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