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
[12-01 19:55:00]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建筑文化 阅读:9658次
一、客家人在海外的发展
据《客家风华》一书的统计,至上世纪末,分布在海外世界各地的客家人有454.629万人。其中,印尼有120万,马来西亚125万,泰国55万,新加坡20万,越南15万,美国28.4万,法国3万,英国15.2万,牙买加10万,缅甸5.5万,加拿大8.1万,秘鲁20万,韩国2万,毛里求斯3.5万,南非2.5万,澳大利亚4.3万。[1]
那么,客家人是何时开始走向世界各地的呢?谢重光认为:
客家人飘洋过海移殖南洋群岛诸国和世界各地,可以溯源到宋末元初,那时一部分参加抗元斗争失败的客家人,为躲避元朝的迫害,冒险逃往南洋,成为客家人向海外发展的先驱。不过,这时冒险至南洋的客家人人数不多,真正形成一定规模的客家人出洋行动,也是发生在明末清初。那时出洋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客家人住地人多地少,不足以谋发展,于是有一部分敢冒险的客家人遂相率赴海外经营工商业。及至19世纪中叶之后,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以及广东西路的土客械斗,又驱使更多的客家人飘洋过海。受西方殖民者诱骗,以民工身份到南洋做苦力,是这一时期客家人出洋谋生的主要形式。自此以降,客家人以各种途径到南洋乃至世界各国求发展的活动从未中断,积微成著,遂形成今日客籍华侨、华人遍布世界五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局面,所谓“海水所到之处,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2]对客家人的海洋文化的发展,谢重光也作了论述:
“客家基本住区都是离海较远的山区,原先海洋文化的成分不多,对海外的开拓经营远逊于福佬人和广府人。但是自明中叶起,在客家人逐渐向沿海发展的过程中,客家文化也逐渐加进了海洋文化的内容,有了向海外发展的冒险进取精神。16世纪后,一方面,客家住区人口膨胀,人地矛盾尖锐,需要向外转移或输出人口;另一方面,东南亚被西方殖民者征服后,被纳入殖民经济体系,亟需吸收劳动力来发展其殖民经济。两者的需求一拍即合,于是客家人也紧随福佬人和广府人之后,开始了向东南亚的拓殖过程。”[3]
正是有了客家人到海外开发、侨居,积累了财富后回家乡建屋,才出现了一些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如梅县白宫联芳楼、梅州梅江区联辉楼、梅县程江万秋楼、济济楼、梅县南口南华又庐、梅县雁洋桥溪村继善楼以及大埔湖寮绍德堂、永定湖坑振成楼,等等。以下仅仅以联芳楼等六座客家民居为例探讨其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参考《www.jianzhu518.com》)
二、联芳楼
联芳楼位于梅县白宫镇西北面的富良美村,由印尼华侨丘氏兄弟合建,1931年动工,1934年落成。建筑平面采用三堂四横客家民居模式,略有改变,外观则呈西洋巴洛克建筑风格。
联芳楼主体建筑平面略呈长方形,坐西北面东南,主体建筑长57m,宽28.2m,建筑为二层的楼房,局部为3层。内有居住用房52间,厅、堂14间,建筑面积近2000m2。门前有晒谷坪,以矮墙围合。平顶屋面可以登临远眺,上有西洋风格的圆顶凉亭,可供纳凉、游憩。
联芳楼的装饰艺术很有特色。其正中上部为“联芳楼”三个大金字,字上方为一金色五角星,字下方为狮子滚绣球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字和图案的周围则是西洋式的:上檐部为巴洛克风格,壁柱为巴洛克式,外柱则是爱奥尼柱式的变形柱头,塔司干柱身(无凹槽)。正中二层檐口中间内凹,以让下面瞻仰“联芳楼”三字视线不受阻碍。正中檐下为双麒麟祥瑞图案,两边檐口为西洋式。两边各垂一装饰,中国传统做法应为垂莲柱,它不同垂莲柱,上部为一四面心形装饰,下垂一朵石榴花。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这垂饰或许寓意四方同心,多子多福。正中二层檐下为双柱拱门,为西洋式。而两边柱头下方各塑一个龙头,龙嘴口衔铁环,环下垂流苏饰。正中下方一层前面为西式出檐,四根塔司干柱子,形成门的前廊。由上述可知,建筑前方正中部分采用中西融合的装饰风格。
建筑两侧的装饰略有不同。一是上部体形小些,以突出中央主体;二是上部装饰繁多、活泼,不如中央的庄严、稳重,作为配角以突出中央是合宜的;三是上部图案,中为大五角星,上为一狮子,两边各一小天使,中间大五角星外面有一圈共16个小五角星。二层檐口处理类似,只是正中檐下双麒麟图案换成双龙图案。垂饰上为石榴,下为鸟笼,颇为别致。柱子形式也略有变化。
联芳楼的灰塑十分丰富多采,计有龙、狮、麒麟、喜鹊、鹰、四时花鸟、山水人物等等,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彩塑有梅占魁道、五台山舍、子胥祝寿、赤壁游龙、桃源仙境等等。
外墙窗形为西洋式,一层窗上方有孔雀开屏灰泥雕塑,花草山水图案也是中国式的。
厅堂用中国传统的隔扇门、花罩等,雕饰精美,采用平安如意图案。
联芳楼建造的材料与一般民居有别,不仅用当地材料,如墙体用三合土墙,采用砂、石、石灰、粘土,而且加入了水泥浆,夯筑而成。楼板天面及梁柱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正立面采用大分格式的水刷石墙面,其余内外墙面为石灰砂浆批荡。门窗用钢筋混凝土框,木制门窗扇。地面一般为水泥地面,在主要厅、堂和公共活动场所用水磨石地面,或带有花纹图案的红色混凝土地面。可见,联芳楼用材和建筑技术也是中西并用,中西结合的。
笔者为梅州白宫镇人,自小即常见到联芳楼,为她的奇异风貌所吸引。后来学了建筑,知道其外观是西洋巴洛克风格。近年兴起民居研究热,由梅州市建委派车前往考察,对其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格有进一步了解。1996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与佛山市建委、梅州市建委共同组织“96中国人居环境会”,与全国各地建筑和城市规划的专家学者又一次考察联芳楼,其中西合璧的风貌引起普遍的重视和兴趣。会议学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先生对此建筑极为赞赏,笔者与吴院士在此留影以作纪念。
据梅州有关人士介绍,联芳楼近年已经接待许多中外学者的到访、参观、考察,已逐渐名扬海外。这座74岁的梅州民居,融合了中西建筑文化,已成为联结中西方文化研究者的桥梁,将流芳海内外。
三、联辉楼
梅州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广大海外侨胞不仅把中华传统文化远播环宇各国,也把异乡文化带来中华,中外文化相互碰撞、交融,产生一朵又一朵奇葩。梅州联芳楼是一佳例,梅州联辉楼也是一个好例子。
联辉楼位于梅州市梅江区城北干光村,背山面水,坐北朝南,占地1100m2以上。它由旅印尼华侨李炳章先生于1925年建造,是中西建筑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联辉楼的平面为客家民居的两堂两横一后枕式,但通常作为后枕的围龙屋为圆弧形,这里改为方形。建筑结合地形设计建造。建筑的外观为二至三层。建筑的东北角有一楼阁,称为“摘星阁”,高达五层。建筑的形式为西洋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券廊式,摘星阁外形有点象外国的钟楼,外国的圆玫瑰窗图案改为中国代表吉祥的“寿”字图案。正中大门上、下二层均为西洋拱券式,而周围装饰的图案均为中国的山水、花鸟图案。由此可知,联辉楼是中式平面与西式立面相结合,西洋建筑形式与中国装饰图案相结合的产物。
在建筑材料和结构上,联辉楼也采取了中西结合的形式。它的墙体厚240mm,是用传统的材料即砂、石灰、粘土、石、红糖加上西洋材料水泥夯筑而成。其楼板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但三层有一部分为木桁条、木板结构。
柱、梁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则用中国民居常用的木桁条、椽板、瓦做法,室内装修上,木制门窗用传统的客家民居常用的直棂窗和门,但其直棂非通常的断面为三角形的直棂,而是由西洋式连串花瓶式构成。栏干为西洋花瓶式,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主要厅堂中的梁、柱上用彩色图案浮雕装饰。在摘星阁顶上置一个大鹏展翅的浮雕。
联辉楼有二大优点:(1)根据建筑基地北高南低的特点,结合地形设计布局,有部分房间为半地下或地下,地平错落有致,用踏步楼梯相连,节省了大量土方,是因地制宜的好例子;(2)功能分区明确,居住用房在地面以上,半地下和地下部分布置农副产品加工,家畜饲养、厕所、杂物间等,避免了一些民居用房混杂的弊病,居室安静、卫生。
联辉楼曾被作为粮仓,现已修复。现住李氏后裔一家12人。从祖堂中供奉祖先画像和照片,参观者可以感受到客家人慎终追远,敬奉祖先的传统。
四、万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