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8建筑网建筑技术城乡规划小城市中轴线的生成与塑造 -- 正文

小城市中轴线的生成与塑造

[12-01 19:54:36]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城乡规划   阅读:9600

摘 要:山东省诸城市东关大街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景观资源和交通组织,被塑造为城市新的中轴线。文章从中轴线与城市景观系统整合、中轴线的功能聚合与分区、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空间规划几个方面提出塑造小城市中轴线的规划设计方法。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 空间发展; 空间规划; 诸城
   
    Abstract:For its unique location advantage, landscape resource 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Zhucheng dongguan street can be the most suitable new axis. The planning method of small city axis shaping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axis and city landscape system, the function settlement of axis, landscape and spatial planning of city culture.
    Key words:city central axis; spatial development; spatial planning; Zhucheng
   
    城市中轴线往往串连城市的行政、商业、文化等中心区,并与城市的特色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形成对景,因此,城市中轴线往往是城市中心功能聚集的地区,也是最能体现城市景观特色和文化的区域。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小城市出现了城市中轴线迁移的问题,本文结合诸城东关大街街区规划,探讨小城市中轴线的生成及其规划的相关问题。
   
    1东关大街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1 东关大街概况
    东关大街街区所在城市诸城,位于山东省南部,泰沂山脉与胶淮平原的交界处,是一座拥有5000年灿烂文化的历史古城,境内有河流50余条,淮河最大,自成一系。诸城景色秀丽,名胜颇多。
    东关大街街区位于诸城市河东片区的中心地带,北面是淮河湿地,南面衔接的是三里庄水库,西边与之毗邻的和平路是目前诸城最繁荣的城市南北向街道,而与之交叉的人民路是最主要的东西向城市街道,交叉处的周边区域是诸城现在的城市中心区。
    1.2问题与优势
    首先,由于对东关大街的发展缺乏清晰的定位,在城市东扩的过程中,存在着街区功能混杂,建筑布局混乱等问题。其次,整条大街的道路断面宽窄不一,道路质量低,街道公共设施简陋匮乏。再者,东关大街与城市整体景观缺少有机组织,街道景观和天际线比较零乱,缺少地方特色。
    但是,东关大街同时也具备一些独特的优势。第一,东关大街毗邻城市中心,又处于未来城市的中心部位,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第二,东关大街北接淮河湿地公园,南接三里庄水库,具有绝佳的城市对景资源。第三,东关大街两边有主干道分流全市性的交通,使得穿越性交通干扰较少,最有可能培育为集合城市服务功能的生活性街道。基于以上的分析,随着城市东扩,东关大街将从“边缘”进入“中心”,将有可能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的主轴线。
   
    2城市空间发展研究:城市新轴线的生成
   
    2.1 诸城城市中轴线演进
    历史上诸城的城市中心为现市政府所在地,与市政府相对的府前路,为旧城市南北向中轴线。改革开放以来,诸城城市发展以府前路为中心,沿东西向中轴线人民路向两边扩展,到上世纪90年代,在西边离府前路最近的和平路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和平路成为新南北向中轴线。进入新世纪,诸城城市空间快速发展,由于西面扶淇河门槛的限定,近期内诸城的城市空间拓展方向主要是向东和向北扩展。原有的城市中心无法容纳新的功能,许多城市的行政、商业、文化等功能外溢到东部的东关大街。此外20世纪90年代末,在进行和平路改造时,出于景观美化的需要,将和平路改造为两块板式道路,中间留出5~8m的绿化带,这使得和平路更像一个交通性道路,而不是适宜于培育商业功能的生活性道路。因此,和平路两边的商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育,基本上是一层皮式的沿街店面。聚集在和平路与人民路交叉口的商业中心,无论是在功能、规模和空间环境上都无法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诸城需要培育新的城市中心,形成新的城市中轴线。
    2.2 城市中轴线的区位选择
    由于诸城城市发展的方向为东扩北进,而北部组团主要为工业区,不具备培育城市主中心的条件,因此,最有可能在河东片区,即现有城市中心的东部形成新的城市中心。但对于在东部的哪个区位形成新的城市纵向发展轴却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诸城城市总体规划选择的是靠近东外环路的平日路,与密洲路、和平路及人民路围合的“服务环”,并希望通过平日路向北部延伸,带动北部组团发展。这种方案依然延续了通常的在城市干道两边布置公共建筑的模式,而平日路的道路宽度达60m,且是作为城市南北向的交通要道,因此,并不适合作为城市中轴线,以培育城市生活功能。比较河东片区的城市主干道,只有东关大街不作为贯穿整个城市南北向的主干道,因此,其作为城市南北向交通性道路的功能最弱,最适宜培育城市生活功能,并形成“外围输配、内聚生活”的交通系统(图1)。
    小城市中轴线的生成与塑造
    其次,城市中轴线跨越的距离与城市规模及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目前,诸城作为一个县级市,城区人口约20万,到2010年约30万,城市建成区主要集中在河东片区。因此,不能照搬大城市的做法,进行远距离的城市中心跨越。平日路距离和平路三个街区,而东关大街距离和平路约800m,相当于一个街区的距离,如此,小范围的城市中心跨越比较容易达成,而且可以与老城市中心形成联动的整体,可以节约投资,形成聚集规模。实际上,对于小城市而言,并不需要盲目复制流行的多中心格局,只要进行合理的组合,单一中心的城市结构更能形成聚集效应,提升城市的服务功能。
    再者,城市发展的现状也对城市中轴线的跨越形成约束。诸城在前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新衍生出来的城市功能呈现为自发的沿东关大街两侧布局的趋势,如电力大厦、劳动大厦、电信大楼、银行、博物馆等等。如果放弃东关大街,另行选择城市中轴线,必然导致城市中心功能过于分散,从而使得新城市中心也难以形成。如果能结合东关大街现有的城市功能,并进行适当的功能整合,则可以使城市中轴线尽快形成。
    小城市中轴线的生成与塑造
    小城市中轴线的生成与塑造
    2.3 城市中轴线与城市景观系统整合
    诸城具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普遍缺水的北方,城市为山水环绕。整个城市的自然形势为山南北水,分别为常山、卢山、凤凰山和九龙河、淮河,形成三山相映,两水相连、绿带环城、城在园中,融山水灵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城市景观格局。东关大街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联系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成为城市的景观主轴线。东关大街北接淮河湿地公园,南连龙湖公园(即三里庄水库景区)。淮河、扶淇河和龙湖连接一体,势若青龙护卫城区东翼,右侧机场如白虎,契合中国传统的理想聚居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由于,诸城是恐龙之乡,城区也有许多龙的雕塑,龙文化比较盛行。因此,将东关大街的景观主题定位为诸城龙脉,通过与宏观城市景观系统的整合,将丰富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总体形成:“城连南山北水,气聚诸城龙脉”的城市景观格局,展现诸城的城市风貌特色(图2)。
    3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城市新轴线的塑造
   
    3.1 城市中轴线的功能聚合与分区
    东关大街作为城市新的中轴线,成为城市中心服务功能的聚合轴(图3)。整个规划结构为“一轴一带四段五节点”:“一轴”即东关大街功能聚合轴,是城市的商业、文化、行政、旅游景观聚合中轴线;“一带”即文化公园展示带,展示诸城名胜古迹、地域文化、特产、文物;“四段”分别为生活居住段、行政办公段、商业金融段、教育文化段;“五节点”分别是雩泉广场节点、市民广场节点、商业中心广场节点、文化中心广场节点、群英广场节点。这种功能布局充分结合现状的功能分布,进行优化和调整。首先,将人民路和东关大街交叉口规划为新的城市商业中心,这里是城市东西轴线(人民路)和南北轴线(东关大街)的交叉口,因此,新的商业中心将继续强化和延伸人民路的商业服务功能,布置商场、酒店、商务办公,结合置换出来的中学操场设置一个市民广场,成为整个城市的高潮空间节点(图4、图5)。
    人民路以南区段集中了诸城最重要的教育文化卫生机构,为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必须保证其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规划结合现有博物馆、学校和医院,设置艺术中心、图书馆、文化中心,形成城市文化中心区。兴华路南侧,设置文化娱乐综合体,中医院以南利用现有绿地设置一个文化公园带。
    密州路以南地区为结合电力大厦和劳动大厦,设立行政办公中心,将现有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如邮政、电信等)集中到本区域。同时在空间布局上采用院落组合、广场组合与沿街中庭式建筑组合相结合的方式,避免形成沿街一层皮式的空间格局。
标签: 中轴线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