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8建筑网建筑技术建筑认证住宅楼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正文

住宅楼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2-01 19:55:10]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建筑认证   阅读:9675

住宅楼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提要: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更 多资讯

  住宅楼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轴线偏位的预防措施

  1.1.精确弹线:每层都必须从同一基准点出发测出各条轴线,并按测量的要求进行复测,校核其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严禁用丈杆逐段引测轴线,且不进行校核的办法。建筑物较长、轴线较多时,可在中间选择一二点进行复核。

  1.2.成排的柱子宜弹出通线,并将柱子边线兜方。梁的轴线,边线宜先用墨斗在楼面上弹线,再引测到柱上,以作复核之用,防止发生梁模板位移。

  1.3.下层伸出的竖向钢筋应无严重位移,如有极少数钢筋偏移至边线外时,应先采取校正措施。

  1.4.柱脚处可用短钢筋或扁铁撑头焊在柱钢筋上,作为模板的限位。柱限位每边不少于两根,注意电焊时不得烧伤柱钢筋。

  2、垂直偏差的预防措施

  2.1.立柱模板时应用托线板或线锤严格校正其垂直度。成排柱宜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复核无误后,顶部拉通麻线,再根据麻线立中间柱模。

  2.2.合理设置模板和支撑系统。单根柱高度不超过4m时,宜采用木材、钢管或工具式斜撑,斜撑必须固定在牢靠的支点上,其底部水平角不宜大于45°。边柱要求3面设置支撑,角柱模板除两边设支撑外,还应在其分角线位置上增设支撑,以防柱模倾斜或扭曲。

  2.3.优先采用柱、梁同时立模的方案。此时,梁模板可兼起柱模顶部水平连杆的作用,同时柱箍、梁底支架、柱支撑可以相互连接在一起,增加了模板的整体稳定性。

  2.4.梁侧模上口的通长围檩必须用斜撑固定在立柱、顶撑上的横杆上,其底部水平倾角不得大于60°,模板上口用搭头将两侧模板固定,梁的倾斜侧模应采用斜撑或楔形垫木加固,使其稳固。

  3、标高不正确的预防措施

  3.1.楼梯模板踏步标高应根据楼梯粉刷层及上、下平台楼地面的不同厚度进行调整,防止起步、收步与其他踏步高度不同。

  3.2.正确进行水准测量,严格控制柱、梁、楼板的标高。

  4、柱、梁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4.1.柱模外应设围檩和柱箍,柱箍间距应加密(间距不得大于40cm),同时柱箍与模板之间应采用对拔榫塞紧,以防凸肚或漏浆。柱边中部加拉螺栓。柱箍相对两边应大致处于同一水平上,不得翘裂,以免削弱其自身的刚度。柱上留设混凝土浇灌孔时,门子板应支撑牢固,必要时另加柱箍或斜撑。

  4.2.木模板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木钉紧在支柱的横杆上。当梁侧模板上的通长围檩兼作楼板模板的桁架支座时,围檩下应加设短柱或短撑木。

  4.3.对拉螺栓应垂直于模板表面,否则受力后将发生错动而失去作用。对拉螺栓的拧紧程度应适当,拧得太松,模板在受力后即外凸,起不了固定模板位置的作用;拧得太紧,易造成滑牙,最终也失去对拉螺栓的作用。

  4.4.扣件的拧紧程序,对于钢筋支架的承载能力、稳定和安全有很大的影响。拧紧程度适当,可使扣件具有足够的抗滑、抗扭、抗拔能务。但不要用力过大,以防滑丝。

  4.5.浇捣混凝土时,不得用震动器强震模板,不得任意拆除柱箍、支撑或梁上口的拉杆。竖向构件应分皮浇捣,并控制施工速度,避免产生过大的侧压力。

  5、楼梯底板厚度不足、底模板胀模的预防措施

  5.1.为确保楼梯板厚度的正确,应提高锯齿形外帮板的制作安装质量,减少误差。同时,在安装踏步侧板时,应在踏步侧板下口垫上与混凝土板厚相同的小木块。当混凝土浇捣到该处时应随手将它取出。

  5.2.楼梯模板下面,应根据受力大小,合理设置搁栅和支撑系统。支撑不仅应与牵扛垂直,也应与搁栅垂直;支撑下部用对拔榫固定,相邻支撑必须用水平拉杆连接,支撑下面地基土必须预先整平夯实,并加设垫板,地基土不得有积水,以防因支撑下沉、失稳而造成模板变形或胀模。

  6、梁模下垂、失稳倒塌的预防措施

  6.1.立柱必须置于平整的坚实土上,并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或铺设垫板。

  6.2.钢筋混凝土梁的跨度不小于4m时,安装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无要求则起拱高度宜为梁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7、漏浆的预防措施

  7.1.木模板拼缝处应平直刨光,拼板紧密;浇混凝土前要隔液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将拼缝处挤紧。

  7.2.边柱及外侧模板下口应比内模板落低50mm,以便使其夹紧下段混凝土,从而防止可能出现的漏浆现象。

  7.3.梁与柱相交,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些,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从面避免梁模板嵌入柱、墙混凝土内,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平柱、墙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

  7.4.板底模板与梁接合处,也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板底模板也就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这样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

  8、拆模时出现缺陷的预防措施

  8.1.混凝土拆模强度应以不损坏混凝土表面,不出现掉棱缺角为准。一般非承重的侧模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Mpa;门窗洞口模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小于4Mpa,承重模板应按规范要求决定拆模时间。

  8.2.大模板脱模后,应趁板面潮湿,粘在板面的混凝土残浆强度低,立即用长柄铲刀清理模板板面,然后涂刷新的脱模剂以备使用。

  8.3.模板的构造要使模板易于拆除,拆模的顺序应与安装模板的顺序相反。拆模顺利,则不易发生掉棱缺角等破坏构件混凝土的现象。


更 多资讯
标签: 技术  工程  住宅楼   建筑认证建筑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