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8建筑网建筑技术建筑施工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 正文

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12-01 19:55:00]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建筑施工   阅读:9679

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提要:垂直度校正:采用无缆绳校正法在柱的偏斜一侧打入钢楔或用顶升千斤顶,采用三台经纬仪在柱的三个方向同时进行观测控制方法

源自 于建筑资料

  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1 控制网布设原则。

  考虑到控制网的形状及控制范围,交叉施工时的抗干扰性,以及竖向贯通性,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运用轴线法在核心筒内设6 个点,外框有钢结构时设6 个点。

  控制点布设详见: B3 层主楼测控点布置图、16 层主楼测控点布置图

  2 控制网布设方法

  根据市政测量导线点,采用轴线法布设建筑方格网,1-3 为轴线,用极坐标法先放样得出4、5、6 三个网格点,并通过这三个点之间的边角关系验证正确后运用轴线法分别放出其余网格。初放结束后,在12 个网格点上分别进行边角测量,角度测量4 测回。

  边长测量4 测回,观测值用秩亏自由网平差的方法进行平差,运算得出归化数据,并在实地钢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本控制网投入使用前,请第三方进行复测检查。观测所使用的仪器为全站仪(1",1+1ppm),测距相对中误差小于l/3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2.5",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高层钢结构安装测量的精度要求,以及便于网格点的长期保存,在网格点处预埋100mm×100mm 钢板,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定点,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洋冲眼,钢板以外的混凝土面上放出十字延长线,施工过程中将网格点加上护盖。方格网每安装3 节柱(6 层)进行一次复核、校准。

  3 平面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底层建筑方格网不断向上投测就是控制网的竖向传递。格网的竖向传递根据它的功能,可划分为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两种。

  大厦总高度超过140m,各施工层形状、面积变化不一,框架结构不断调整,光学垂准仪有效施测距离有限,因此选择了地下3 层、首层、16 层作为控制网阶段性传递层,以分别控制B3~1 层、1~15 层、15~30 层。

  使用仪器为TOPC0N V5 一AL 光学垂准仪,精度为1/200000。在首层各控制网点分别架设垂准仪,精密整平对中后向上投测到到16 层,由控制网点点位预留孔(300mm×300mm)处设置的一块有机玻璃光靶接收。每个基点上垂准仪全圆周旋转施测四个点(0。、90。、180。、270。),在光靶上接收四个点组成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即为本基点的投测点。所有控制网点投测完毕,在16层架设全站仪检测控制网点的边角关系,进行平差计算并归化改正后,16 层控制网可投入阶段性使用。

  本工程的首层控制网,依据设在地下室底板上的控制点投测并进行精测平差而得,作为主体施工的基准控制网;其余楼层的阶段性传递及1~16 层的工作层传递均以此为准。其他工作层传递以阶段性传递的控制网为准,严禁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向上传递。

  4 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5 标高控制

  标高起算点为市政水准点,在施工围墙内增设一固定水准点,连同B3层50 线采用AL32 型水准仪按三等要求施测并平差。1~30 层标高均以首层50 线为基准进行标高传递。传递方法是采用水准仪配合钢尺施测。

  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控制和设计标高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钢结构安装,每安装一节柱以后,引测实际标高复核设计标高,将标高的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逐渐趋近设计标高。

  控制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柱与柱之间的焊缝间隙来控制,并考虑焊接收缩量。

  柱顶标高及梁的水平度控制,均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实施。

  6 钢结构安装测控

  钢结构安装精度的控制,由单节柱的垂直度和总体垂直度两个指标来衡量。钢柱吊装就位后,要求柱中心错位值最好为零,然后对每根柱进行垂直度校正,校正完毕即可做临时固定。安装梁时,对柱垂直度进行全过程监测。当柱垂直度不超标时,可作施工记录。但实际安装时往往由于梁制作长度的偏差或节点孔距的偏差,引起柱的垂直偏差,为了不影响以后的安装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此外,在进行柱垂直度测控时必须预留梁-柱节点焊接收缩量,以避免钢梁焊接后造成柱垂直度超标。梁-柱节点焊接收缩量视梁翼缘板厚度而定,一般为1~2mm。

  安装梁时,临时固定后应进行水平度测控,其水平度应控制在梁长的l/1000 以内,且不大于10mm。

  在同一节钢柱所有的梁-梁、柱-梁节点焊接完成后,应作本节钢柱安装竣工测量(包括垂直度和标高)。

  7 校正工艺

  1)校正的主要内容

  柱的校正是钢结构安装测量的关键技术。在柱吊装到位后,其校正的内容和顺序为:标高调校,扭转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跟踪观测。这样进行校正就确保了每根柱垂直度的独立性,梁安装形成框架后不再进行整体校正,提高了工效。

  2)工艺原理

  要求在深化设计时在柱接头的上下临时连接耳板间留有15~20mm 的间隙,以便于安装时插入钢楔;耳板和连接板的栓孔直径要大于螺栓直径4mm,以增加标高的调节量。

  如果未考虑,为实现其控制标准可在现场进行扩孔。

  (1)柱的标高调校: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通过连接板固定上下耳板,

  但不夹紧,通过起落吊钩并用撬棍调节柱间间隙。通过上下柱的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

  与设计标高值进行对比,并考虑其焊接收缩量和压缩变量,将标高偏差调整至+5mm 内。

  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

  (2)柱的扭转调整:柱的扭转偏差是在其制造、运输、贮存、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扭转的存在对钢柱垂直度的校正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垂直度校正前要尽量消除扭转的影响。通过高精度的经纬仪(2"以上)配合30m 钢尺(经过鉴定,并作温度修正),以标准拉力施测,实际操作时应将轴线在钢柱的三面(或四面)标出。假定沿x 方向钢柱一侧偏移值为a,另一侧轴线偏移值为b,实际上钢柱中心沿x 方向的轴线偏移值为

  Δx=(a 十b)/2,柱顶扭转值为(a 一b)/2。当柱的四面标出轴线时,沿y 方


源自 于建筑资料
标签: 技术  测量  钢结构   建筑施工建筑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