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信息化是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关键
[12-01 19:55:10]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建筑信息化 阅读:9306次
一.建筑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2004—2010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指出:建筑业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等,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提高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推动建筑业快速发展。(参考《www.jianzhu518.com》)
建筑业属于传统产业,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筑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建筑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建筑业发展的新形势,引导、指导和规范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了该规划纲要。规范纲要从企业资质就位方面,对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切实推进国内建筑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3月13日发布了《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建市[2007]72号),对企业信息化管理作为科技进步水平考核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2007年3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市[2007]241号),对资质要求作了具体说明;2010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又发布了最新的《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标准实施办法》。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信息化考评表》,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提供指引。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施工项目部
在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推动下,一些施工企业出于自身管理的需求,也有不少企业考虑到资质就位工作的需要,开始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其间,国内一些较大的、原来就从事施工企业管理软件、项目管理软件开发的软件企业,针对文件的各项要求做了大量开发工作,同时,还有许多国内较有影响的、原来从事研发其他行业管理系统软件的企业,加入到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服务的行列中,为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做出很大贡献。
在对一些特级资质的施工企业进行的调研中,发现大多数企业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把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管理重点放在企业的“科室”这个层面,注重企业管理部门的信息流转审批程序、方案审批、合同审批、部门间的协调、管理者的决策等等。但是,其中大多数软件系统,在注重企业科室层面应用的同时,忽视了施工企业最需加强管理的层面——施工项目部。毋庸置疑,这些软件系统所关注的,都是施工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大事,确实需要加强管理,而且,现在也完全有条件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企业完成这些工作。我们认为,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施工项目部!理由如下:
⑴施工项目部是施工企业的基础管理单位,施工企业的绝大多数基础信息,出自于项目部,如果从这里产生的信息不及时、不准确,甚至出现虚假信息,企业管理层面的软件做得再好、再漂亮,也只是在处理“一堆垃圾”。领导不可能依赖这些垃圾信息做出准确的决策。
⑵对一个具有特级资质的施工企业来说,其体量已经是相当庞大了,企业的科室部门,有的就象政府机关一样,在这样的企业“机关”中,管理人员中年轻的大学生较多,文化层次相对较高,只要领导下决心,实施这样的系统没有大的障碍。但如果仅仅在公司科室层面实现信息化管理,而项目管理层面还是老样子,这样的管理系统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
⑶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人员素质很低,不少人不会用计算机,有许多项目部没有计算机,有的有计算机,但没有上网条件。另外,采用习惯的、落后的管理方法,甚至根本没有管理的项目部,比比皆是,要他们在短时间内改变管理习惯,同时又要适应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实际上确实很难做到。如果不能切实解决项目部层面的信息化管理问题,施工企业科室层面的系统做得再好,也是“白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项目部的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成效,将最终决定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败。
三.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绝不能流于形式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大多数特级资质的施工企业开始寻求合适的软件公司,为本企业建设“一个平台和两大管理系统”。我们认为,施工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同时考虑“过关”和“实用”两大因素。但由于当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有关文件没有详细的、具体的要求,企业对“过关”和“实用”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有许多企业领导很现实地提出,不管是否实用,只要能过关就行,实用的问题,情愿以后再花钱、花精力重新做。
这让我们想起了企业上ISO认证的“运动”,认证和管理两张皮,为了通过认证,拿到证书,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加班加点忙着“做数据”,劳民伤财,而企业的实际管理工作完全是两回事,企业ISO中制定的管理程序,很少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得到贯彻实施。不可否认,国内有一些施工企业,在通过ISO认证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走上了轨道,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但是,有更多的企业在ISO“运动”中得到了什么呢?再来说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与许多特级资质施工企业领导的交流来看,当时许多人有“又一个ISO运动”的想法。
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规模比ISO大得多,包括硬件、软件、人力等,企业的投入动辄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这样的系统如果最后不能成功,或者过了资质就位的关,但不能在实际管理中真正发挥作用,所造成的浪费是巨大的。
因此,企业领导在考虑确保信息化建设“过关”的时候,还必须要求系统能在今后的企业运作中能真正发挥作用,绝不能流于形式,再为企业买来一个劳民伤财的花架子。
举两个例子:
1.“赢得值分析”
什么是赢得值分析?
赢得值分析又称为挣值法或偏差分析法,是在工程项目实施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是对项目进度和费用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不讨论赢得值法的计算方法,仅讨论一下其计算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几个参数:
⑴计划工作量的预算费用(BCWS)——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计划要求完成的工作量所需的预算费用。计算公式为:BCWS=预算定额单价×计划工作量。
(这些数据是在预算文件中的,现在流行的大多数的信息管理系统与预算文件没有接口,由于数据量很大,不可能用人工录入的办法解决,那么,“预算定额单价”、“计划工作量”这些数据如何进入信息管理系统?)
⑵已完成工作量的实际费用(ACWP)——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所消耗的费用。ACWP主要是反映项目执行的实际消耗指标。
⑶已完工作量的预算成本,或称挣值、盈值和挣得值(BCWP)——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某阶段按实际完成工作量及按预算定额计算出来的费用,即挣得值(Earned Value)。BCWP的计算公式为:BCWP=预算定额单价×已完工作量。
通过分析知道,如果信息系统本身不可能产生赢得值法计算所必须的三个参数,那么,这个分析法在系统中有什么作用呢?
2.“三算对比”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特级资质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要求中,提到一项具体的功能要求:三算对比。
三算中的第一算:项目投标成本——投标时的报价,其中包括投标总价、各种资源的投标总需求量。这些量,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细分到每个月的计划完成量、各种资源的月需求量等。
业内人士很清楚,这些数据必须是从预算文件中获取的,如果系统没有办法自动获取这些数据,而是需要人工输入,甚至要每个月输入一次(比如当月资源需求的种类、数量、投标单价),才能制订出月度投标成本值,项目管理人员就不会用这样的系统,因为太麻烦了。
第二算:目标成本——规范的做法:依据企业定额编制施工预算。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企业定额,所以,很少有人用这种方法来制订目标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