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8建筑网建筑技术建筑认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十四) -- 正文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十四)

[12-01 19:55:10]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建筑认证   阅读:9941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十四)提要: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规范、标准及各项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源 自物管学堂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十四)

  (一)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总则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规范、标准及各项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熟悉施工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按单位工程总体目标,将其细化分解到各分项工程,并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人员,从项目的各部门到班组,层层落实,明确责任,制定措施,从上到下层层展开,使全体职工在生产的过程中,用从严务实的精神,用精心操作的精神,去实现质量目标。

  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活动,针对工程中的技术质量关键环节组织攻关,积极做好QC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

  制订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控制程序,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

  贯彻全面质量管理,使全体员工树立起"质量第一"和"为用户服务"的思想,以员工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二)施工准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安排施工程序,做好每道工序的质量标准和施工技术交底工作,搞好图纸审查和技术培训工作。

  严格控制进场原材料的质量,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等物资除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外,尚需经过试验进行复检并出具复检合格证明文件,严禁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

  合理配备施工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对产品质量实行优质优价,使工程质量与员工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

  采用质量预控法,把质量管理的事后检查转变为事前控制工序,达到"预控为主"的目标。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施工工艺管理,保证工艺过程的先进、合理及相对稳定,以预防质量事故和次品的发生。

  坚持质量检查与验收制度,严格执行"过程三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对于质量容易波动,容易产生质量通病或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部位和环节加强预检、中间检和技术复核工作,以保证工程质量。

  隐蔽工程要按程序做好隐、预检记录、专业质检工程师作好复检工作,再请业主代表,监理代表、质检站验收。

  做好各工序的成品保护工作,下道工序的操作者即为上道工序的成品保护者,后续工序不得以任何借口损坏前一道工序的产品。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认真检查浇筑点的坍落度,并按规范留置试块。砂浆、防水材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要求,由试验室先进行试配,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及时准确地收集质量保证原始资料,并作好整理归档工作,为整个工程积累原始准确的质量档案,各类资料的整理与施工进度必须做到同步。钢筋、水泥等重要物资必须有从各批材料进场检验到使用于建筑物的具体部位的跟踪原始记录。

  (四)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具体措施

  1、模板工程

  保证模板及其支撑结构的材料质量符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

  保证支撑体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不至发生不允许的下沉和变形,模板内侧要平整,接缝要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安装好后要仔细检查各构件是否牢固,在浇灌混凝土过程中派专人检查,如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应及时修整牢固。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正确。

  模板应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的绑扎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灌及养护等工艺要求。

  2、钢筋工程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的条件,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焊条》的规定。

  钢筋绑扎后,应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筋的直径、根数、间距、形状是否正确,特别要检查主筋的位置。

  钢筋表面的油污、铁锈等必须清除干净。

  焊接接头尺寸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接头时,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从任一绑扎接头中心至搭接长度的1.3倍区段范围内,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

  焊接接头尺寸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

  钢筋接头不宜设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的加密区。

  3、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使用场外自拌混凝土,对进场混凝土的质量做好检查和验收工作。

  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应清理干净,对模板的缝隙和孔洞应予封堵。

  对已浇筑完毕的混凝土应及时养护。

  浇筑混凝土时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本层混凝土浇筑完毕。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有关规定。混凝土浇灌时若遇到暴雨,应采取篷布将作业面加以覆盖,并按规范要求留设施工缝。

  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


源 自物管学堂
标签: 工程  项目   建筑认证建筑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