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某大型住宅钢筋混凝土工程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和预防措施
- 名称:深圳市某大型住宅钢筋混凝土工程地下室混凝土裂缝原因和预防措施
- 类型:结构论文
- 大小:10.0 KB
- 更新时间:12-01 20:45:57
- 下载次数:9710次
- 语言:简体中文
- 推荐度:
- 上传会员ID:2439345
1工程概况
深圳市某住宅钢筋混凝土工程主体由三栋塔楼和二层地库组成,地下室的第一层为设备层,第二层为地下车库。工程总建筑面积8万多m2,其中地下室总面积约为16000m2,本工程为建筑一类工程,工程建筑耐久等级为一级。塔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塔楼间的地下室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地下室底板厚500mm,地下室外墙厚400mm.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墙柱C35~C45,梁板C30~C40,其余部位C10~C20.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15mm~35mm.
2裂缝调查
2.1调查内容
(1)裂缝情况:包括裂缝位置、长度、宽度、深度、性质及发展情况等。
(2)设计、施工情况:包括裂缝相应位置的结构构造、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工艺及养护情况。
2.2调查方法和手段
2.2.1调查方法
裂缝调查采用普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于裂缝比较集中的地下室D轴线附近的裂缝分布情况进行普查(D轴线为塔楼和地下室交界处),对裂缝深度进行抽查,并对比较典型的裂缝的发展情况进行跟踪调查。
2.2.2调查手段
本次调查采用的设备和工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1)裂缝位置主要根据设计图,借助于钢尺、相机等进行检查调查,并绘制裂缝分布图。(2)裂缝宽度使用塞尺、刻度放大镜进行测量。
(3)裂缝长度用钢尺和皮尺测量。
(4)裂缝深度按照规范要求用超声波仪测量超声波发送和响应时间,经过计算得到裂缝深度。
2.3裂缝调查
2.3.1地下室裂缝情况
(1)裂缝部位、长度和宽度
对地下室负一层和负二层沿D轴线附近的裂缝进行了初步调查,负一层的裂缝情况见表1,负二层的裂缝情况见表2(略)
(2)裂缝深度
对地下室部分裂缝的深度进行了抽查,抽查结果见表3所示。
2.3.2跟踪调查
对地下室混凝土的部分裂缝的宽度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地下室的少量裂缝在继续发展,不过发展趋势不大;在地下室顶板和墙面分别有少量新的裂缝产生。
2.4裂缝特征分析
调查发现地下室的裂缝主要集中于D轴线附近,并且地下室的裂缝具有以下特点:
(1)顶板裂缝大多数与跨度方向呈45℃左右的斜角,个别裂缝穿过两块以上的板。
(2)顶板呈斜角的裂缝多数相互平行,且集中于D轴线附近板的一角。
(3)顶板的裂缝大多数集中于塔楼和地下室交界的D轴线两侧。
(4)墙面裂缝多数垂直地面且相互平行,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变窄。
(5)地下室部分裂缝相交呈八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