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518建筑网建筑技术施工论文监理企业改制的几个误区 -- 正文

监理企业改制的几个误区

[12-01 19:55:48]   来源:http://www.jianzhu518.com  施工论文   阅读:9919

    上述现象每发生一次,就有一部分人通过不正当途径发了财。而这次国有小企业改制,没有固定模式,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同样是模着石头过河,也同样会给少数人以可乘之机。因为监理企业的组织机构一般采取的是直线式管理模式,重大决策由一人或极少数人说了算,在财务管理上也实行“一支笔”管理,其法人代表实际成了公字招牌的独立承包经营者,加之我国目前还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久而久之,就使企业变成了家长制管理模式。随着个人私欲的不断膨胀,就会借企业改制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特别是在确定企业的国有资产方面玩猫腻,“小中有巧”:对评估机构是一本帐;对原有—上级企业是另一本帐;对现有企业职工又是一本帐。其方法有多种,主要表现是:

    (一)资产评估中的隐匿企业目前的资产评估,大多是采用成本法、市场估价法等方法,其精度不算高,且主要依据企业现有报表,有些企业在资产评估前采取不入帐、旧帐新做、做混合帐、以政策条款做挡箭牌等手段,达到获取评估证明的目的。
    (二)设立小金库在企业财务上,私设其他个人帐户或多头帐户,美其名曰为职工着想,方便操作,实则另有打算。
    (三)通过对内搞假承包方式转移资金在企业内部与个别人或合伙人一起签定无责任合同,转移资金。
    (四)通过对外签定阴阳合同使企业的实际收入不明确,减少企业收入来源。
    (五)采取偷逃税手段,有些企业对外聘人员不签订劳务合同或聘用合同,用外聘人员名额或子虚乌有的人员名单充当工资发放单,扩大企业成本,偷逃所得税,或者做亏帐逃税,成为无名帐。
    (六)通过坏帐损失计提和固定资产折旧降低现有资产价值。

    上述现象,在许多小企业中时有发生,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应当着眼于立法,公开接受职工监督,齐抓共管、防微杜渐。否则,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或‘缩水’就会是一句空话。如果让这些不良的现象置于监理企业的改制之中;再加上行政的干预,就会与国有企业改制的初衷大相径庭。

    综上所述,监理企业改制面临机遇和挑战,任重而道远。只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操作,注重听取职工意见,才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才能走出改制中的误区,真正使企业改制既快又好。同时,也要努力为监理企业改制创造良好环境,为监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以上观点,仅属个人看法,供参考。

    参考资料:

    1 、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系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建设监理简讯第4 期(总第84期)
    2 、安维孙健升陈元荧《现代企业管理》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5 月第1 版
    3 、郑柱泉《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就业增长》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二期

上一页  [1] [2] 


标签: 暂无联系方式 施工论文施工论文